一臺收音機珍藏50年,
只因他要學英語,
她拿出全家8年積蓄,
從而成就了一個院士。
樊明武院士夫婦
站上奧運會最高領獎臺,
她說:“我的這枚金牌獻給偉大的祖國!”
能上天入地,也能下田耕地,
她給拖拉機裝上“北斗”指引,
讓無人駕駛馳騁廣袤田野。
她勇斗歹徒被刺破脖子,
離頸動脈僅0.5厘米,
縫合上百針。
她是女奧運冠軍,
是女科技工作者,
是英雄女警,
是女村支書,
是生態保護巾幗志愿者,
是院士的事業和家庭伴侶,
她們是今天最亮的星,
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巾幗奮斗者!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
9月30日,在國慶節來臨之際,
湖北省婦女聯合會聯合
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
中共湖北省委直屬機關工委共同舉辦
“我與祖國共成長 巾幗建功先行區”
新時代湖北女性故事薈主題活動,
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雪榮參加活動。
省政協、省委宣傳部、省委直屬機關工委、
省婦聯、省總工會、團省委、省科協、
省殘聯、省紅十字會、
省紀委監委駐省總工會紀檢監察組和極目新聞、
省圖書館等單位負責同志,
各省直單位婦委會主任和優秀女職工代表
300余人參加活動。
活動現場,
來自不同領域的女性代表,
分享了巾幗奮斗的動人故事,
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的巾幗力量,
表達了荊楚婦女對偉大祖國最忠誠、最深沉的愛。
感人處,觀眾潸然淚下;
感奮處,全場高呼加油;
感念處,齊聲歌唱祖國!
01
“實驗室的戀情”走過50余年
樊明武院士夫婦攜手科技報國
從志同道合,到情投意合,再到百年好合。
一臺當年花光家里所有積蓄、珍藏50年的收音機,見證了伉儷攜手科技報國的故事。
港澳臺青年代表為樊明武院士夫婦獻花
活動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樊明武,華中科技大學教師余調琴夫婦,帶著這個重要的愛情信物,一起走上了舞臺。
“正是因為有了這個收音機,才有了今天的故事。”樊明武在臺上分享道,工作以后為了看資料,必須要學英語、聽英語,需要買一臺收音機。他向夫人提出此事,夫人全力支持,拿出了家里七八年的積蓄。后來國家選派留學生,要進行英語考試,樊明武正因為自學了英語,所以通過考試,成為我國第一批公派留學生。最終,實現了科技報國的宏愿,在回旋加速器研究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這件事情如果沒有她的支持,就不可能有這個機會,我這一輩子能夠到現在絕對和她的支持是完全分不開的。”樊明武說。
而他們兩人的戀情也是從實驗室開始的。兩人都在原子能研究院工作時,有一次余調琴伸手去感受機器的溫度,“我的手一去摸,他就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面了,所以這個實驗室的戀情就開始了。”“能夠找到她還真是不容易的,我們分局二十多個人,只有兩個女孩,其他找不到的只有到農村去找。”樊明武一番坦誠又幽默的話語,引得現場觀眾笑出聲來。
樊明武和余調琴已經攜手走過了50多年。余調琴說,兩口子要互相欣賞、互相尊敬、互相理解,小事不要太斤斤計較,生活就會很愉快。樊明武則深情表白:“我最關心的事實際上是她想關心的事情,我最在乎的事情是她最在乎的事情。有了這種理念,互相支持,互相包容,家里就會和諧、成功?!?/p>
情之所至,樊明武在臺上給了夫人一個深情的擁抱,家國之情盡在其中,臺下觀眾也被感動得濕了眼眶。來自港澳臺的女青年代表,上臺為夫婦獻花致意。
02
昌雅妮帶傷上陣勇奪奧運金牌
所有的汗水和榮耀獻給祖國
“她首戰奧運就勇奪金牌,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她是帶傷上陣。”來自湖北省體育局游泳跳水運動管理中心的高爽,現場分享了昌雅妮等奧運奪冠背后的拼搏故事。
高爽在講述中
在不久前的巴黎奧運會上,湖北籍跳水隊員昌雅妮,站上冠軍領獎臺,她遵循爸爸的叮囑,大聲唱出了國歌。她說:“我的這枚金牌獻給偉大的祖國!”
事實上,在今年初跳水世界杯比賽時,昌雅妮肩傷復發,醫生建議休息三周。那時距離奧運會只有幾個月的時間,這關鍵時期的休息安排讓她不知所措。
但運動館內高高掛起的五星紅旗激勵著她。她在心中發誓,一定要在奧運會賽場上讓國旗升起。最終,她堅持帶傷站上賽場,咬牙奮戰,最終實現了自己的誓言。
跳水運動員自起跳到入水僅數秒鐘,但他們為了呈現出像針一樣鉆入水中實現水花消失術,每天要練習技術動作200多遍。正如昌雅妮曾說:“一切的成功都絕不是偶然,而是來自對理想的無限熱愛、對目標的不懈奮斗和對卓越的執著追求!”
昌雅妮也發來視頻寄語:“我也想跟那些還在逐夢路上的荊楚姐妹們說,夢想是一盞明燈,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給我們拼搏的力量。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和挑戰,只要我們心懷夢想,肩負使命,為之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實現強國有我的人生價值。姐妹們一起,加油!”
胸懷奇志的巾幗,不止是跳水人。奧運賽場上,鄭欽文說:“我不知道決賽會發生什么,我可以保證的是,一定會拼到最后一口氣,希望聽到國歌在羅蘭·加洛斯奏響?!?/p>
當21歲的鄭欽文為中國贏得第一枚奧運網球單打金牌后,鄭欽文說:“我終于奪得了奧運金牌,這是整個中國帶給我的力量?!?/p>
講述的最后,高爽振臂高呼,帶領全場觀眾齊聲為中國健兒鼓勁:“加油,加油,加油!”
03
讓拖拉機也能無人駕駛
她要讓北斗點亮人們的幸福生活
中國的航空航天事業,女性力量不可或缺。武漢依迅北斗時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紅,分享了湖北女性點亮“北斗”的奮斗故事。
陳紅講述
在傳統上被視為男性主導的領域里,女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陳紅未退縮,因為她相信,性別從不是衡量能力的標準。
多年來,陳紅帶領團隊先后組建了 “湖北省企業技術中心”“省工業設計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她主持參與省部級北斗專項近20余項,為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提供了堅實支撐。她帶領團隊先后榮獲國家級重點專業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等榮譽,助力公司成長為湖北省北斗產業領軍企業。她用實際行動,展現了女性的力量和堅韌。
北斗的高精度位置服務,正在深度融入各行各業。陳紅帶領團隊,將依迅北斗研發的北斗高精度農機自動駕駛終端安裝在拖拉機上,運用“北斗衛星定位+慣性導航”組合導航技術,實現了耕、種、管、收、儲全環節“無人化”作業,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04
迎刃而上的英雄女警
也是社區居民眼中的萬能幫手
活動現場,一部舞臺劇,再現了荊楚楷模、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分局水果湖派出所四級高級警長全凌雅迎刃而上、勇斗歹徒后,又用“小警務”撬動轄區的“大平安”的故事。
舞臺劇
“嘴角至左下頜被貫穿切割,離頸動脈僅0.5厘米。醫院的搶救手術持續4個多小時,縫合了上百針。當時在那么兇險的情況下,你不害怕嗎?”主持人現場采訪全凌雅。
全凌雅的回答鏗鏘有力:“沒有人生來勇敢。說不怕,那是假的。危險來臨,怕是本能;但警服在身,必然選擇無畏!”
痊愈返崗后,全凌雅成為一名社區民警。為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全凌雅扎根社區用半個月時間,組建起覆蓋1204戶居民的47個微信群,及時發布警情通報、反詐、消防等安全提示;公布手機號碼,讓居民們能夠第一時間找到她。
在社區,居民都夸全凌雅警官有辦法,什么問題都能幫他們解決。全凌雅卻說:“我哪里是有辦法,無非多跑幾趟路、多上幾次門、多解幾處難。把正確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用心做,用心的事情堅持做,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全凌雅
柔肩擔重任,巾幗綻芳華。全凌雅柔弱的身軀下,是一顆堅毅不屈的剛強內心,飽含了她對平安湖北事業的無限忠誠。
05
90后放棄大城市回到家鄉
只為點燃鄉村振興的星星之火
“90后”的程桔,是咸寧市崇陽縣大市村黨支部書記。程桔分享說,婦女工作,是她引領當地走好鄉村振興之路的重要抓手。
程桔
2014年,大學畢業的程桔,放著大城市設計師的工作不做,回鄉競選當上了村黨支部書記。如何更快的融入老百姓當中?程桔決定從做好婦女工作入手,她用“新官上任三把火”來形容自己的工作步驟。
程桔的“第一把火”是與婦女群眾一道跳廣場舞,很快就拉近了距離;“第二把火”是入戶發放便民服務卡,將各項惠及婦女兒童和家庭的政策信息直接傳達給她們,獲得了信任;“第三把火”是為婦女群眾辦實事,組織適齡婦女參加“兩癌”免費篩查,為貧困“兩癌”母親積極爭取專項救治資金,贏得了她們的理解和支持。
程桔還多次爭取上級支持,引進企業在村里開設“扶貧車間”,為20名婦女提供了就近就業的機會,還解決了照顧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的問題。
當時,大市村只有一條路出村?!耙敫?,先修路!”程桔把鄉親們喊到一起說:“咱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政府的補貼到了,一定會還給大家。要是還不上,我和我爸就是賣房子,也要把錢還給大家?!?/p>
就這樣,程桔當了一回“坑爹”的人,3.5公里的通村通組公路建成了。
路通了,荷包也鼓起來了。程桔說,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再到共同締造,都少不了婦女姐妹們的共同奮斗:返鄉創業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的女青年王曉玲;讓地捐物參與環境整治的女黨員田貴英;體弱卻默默清掃村灣保持干凈的奶奶王員和……她們,共同繪就了大美大市的新篇章。
06
丹江口有群巾幗“小水滴”
只為守護一庫凈水北送
今年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十周年。習近平總書記給湖北十堰丹江口庫區的環保志愿者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
活動現場,展示了丹江口市“小水滴”守水護水巾幗志愿服務隊的故事。
丹江口“小水滴”志愿者
“我們二道河的水是要送到北京去的,不能污染了!”二道河是流入丹江口庫區的一條重要河流。為了當好護水員,鄧大波將兩個孫女交給兒媳,堅定地說“你守護家,我守護河?!?/p>
在鄧大波的帶領下,護河隊伍不斷壯大。二道河村的村民們也逐漸養成了愛護環境、保護水源的良好習慣。
2023年8月,丹江口市丹趙路街道辦事處庫區林場巾幗護水隊正式成立,李大榮與其他5名隊員一起,負責漢丹港碼頭區域的護水工作。
庫區林場轄區離丹江口大壩不足200米。每到汛期,大量枯枝敗葉被沖到轄區水域。她和隊員們放棄節假日,從早忙到晚。在媽媽的影響下,大女兒也成為了一名“小水滴”志愿者。
2014年,官山河被列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庫區上游重點水質保護提升重點治理河流時,秦立萍被推薦擔任護河員。
夏日里,草叢下深藏著毒蛇毒蟲,好幾次,秦立萍撿垃圾時,被突然竄出的水蛇嚇一跳。有一回,為了撿拾半坡上的垃圾,她不慎順著斜坡滑到河道,卻不顧受傷繼續巡查。
十年如一日,年近花甲的秦立萍難忘初心,她說:“我從小在官山河邊長大,只要河道通暢,水干凈,岸線整潔,再累也值得!”
據了解,該活動在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線上活動“美成一幅畫”新時代湖北女性故事繪圖片融媒共創活動,將持續到10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