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全省廣大婦女聽黨話、跟黨走,在各領域各戰線奮發有為、拼搏進取,為我省疫后重振和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涌現出了一大批愛崗敬業、事跡突出的優秀女性,展現出荊楚女性在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新征程中的巾幗風采!
湖北e家庭特推出“巾幗心向黨 奮斗新征程”系列報道。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2021年度“湖北省三八紅旗手標兵”、航天三江萬峰公司電裝車間表貼組組長劉建波的故事。
“她不是在加工高精度零件,就是在琢磨如何完成高難度任務。”用這句話來形容無線電裝接工劉建波一點都不為過。31載的日月相伴,她憑借練就的靈巧雙手和絕技絕活,突破了多項電子產品裝配技術瓶頸,成為萬峰公司名副其實的技術帶頭人。
她愛崗敬業,技術過硬,2007年,在科工集團第三屆職業技能競賽中獲無線電裝接工第三名,先后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科工集團杰出女職工”“湖北省三八紅旗手”等稱號,其負責的技能大師工作室于2015年被授予湖北省技能大師工作室。
“人是要有點精神的”
“人是要有點精神的。”劉建波一直把毛澤東說的這句名言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她認為,這個“精神”是一種情懷,一種超越,一種不甘平庸的血性和品節。為此,她將手中的產品當藝術品來對待,用心體會、精益求精。所以,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質量是她時刻都在思考的問題。
多年的技術累積和沉淀,她的手工焊接、貼焊等技術已經納入公司“絕技絕活”范疇,她能精準焊接加工各類復雜印制板、組合及電纜,擅長對小封裝、精密的貼片芯片焊接加工。某產品印制板上芯片焊盤間距約為0.2mm,低于手工焊接的極限值0.3mm,她在多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熱傳導”的方法,順利完成加工任務;某產品在SMT生產線加工時,因異形印制板與絲印機設備不匹配,無法進行焊膏印刷,也不能正常用設備輸出印制板,只能靠關機后人工拿取,她通過反復實踐,制作出一個外部為矩形、內部為異形的模托,通過將異形印制板嵌入該模托內,使模托帶著印制板在設備滑軌內滑動的方法,成功解決難題。
“我不是犧牲派,但我熱愛工作”
劉建波一直奮斗在生產一線,工作中她總用微笑面對困難與挑戰,她常說:“我不是犧牲派,但我熱愛工作”。
撓性印制板的焊接是公司的一項新技術,后續產品研發生產的需要可能要焊接該類印制板,她積極參與工藝攻關,對“撓性印制板”進行試加工,并參與性能測試驗證,攻克了焊接技術難關,對工藝優化細化起到了關鍵性作用。2014年,針對SMT表貼生產線元器件拋料問題,她組織開展了“減少SMT表貼生產線元器件拋料率”QC活動,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對策,將SMT表貼生產線元器件拋料率由原來的32%降低為10%以下,提高了印制板貼片生產效率。
她還針對產品的性能特點設計出“五大系統傳感器信號檢測工裝”,在保證產品測試可靠性的同時,將測試時間從40分鐘縮短為5分鐘;制作的專用緊固器、短接線成型、加溫除潮專用支架等工裝,有效地提高了工藝要求的可操作性和產品的裝焊質量。針對繼電器板線束制作繁瑣、分線布線雜亂,容易出現質量事故及隱患的問題,通過多次實踐總結出“釘子定位法”,大大減少了加工時間,確保了產品加工質量。在某首套產品工藝及技術狀態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通過采用“先上錫,后熱傳導”的加工方法,順利完成產品多個器件非正常焊接,保證了產品測試及實驗的正常進行。
“激情、創新,是工作的不竭動力”
在同事們眼里,她對工作充滿激情,一位新員工曾問道:“對瑣碎繁雜高強度的電裝工作,如何做到保持熱情?”
她微笑著回答:“我們要有一個積極陽光的心態,珍惜崗位,善于在工作中尋找快樂。比如解決難題,技術攻關,都可以給我們帶來工作的成就感,把這些小小的成就感轉化成敬業愛崗的不竭動力,日子久了,我們就會熱情常在”。她用行動為青年職工樹起了一面旗幟,帶動起扎實學習認真工作的良好風氣。
把豪言壯語、錚錚誓言記在心里,一路走來,劉建波把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企業,獻給了她熱愛的電裝專業。2013年,萬峰公司成立“劉建波技能大師工作室”,工作室以解決科研生產技術難題為已任,對關鍵技術及難題實施攻關突破,消化應用先進技術,已獨立或參與完成30多項工藝攻關和預研項目,解決了技術上的瓶頸問題,也增強了技能人才主動攻關意識和能力。
近年來,《中國航天報》、《楚天金報》、湖北經典音樂廣播、孝感人民廣播電臺、《孝感日報》等媒體對工作室建設情況、劉建波絕技絕活和“工匠精神”進行了深入報道。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劉建波職工創新工作室”努力培育和造就一批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的高素質員工隊伍,為企業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